卡塞雷斯(CACERES,城市內(nèi)陸港口代碼:ESCCS)是西班牙中西部城市,卡塞雷斯省省會。位置:39°29'N 06°22'W,位于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qū)、塔古斯河南岸。這里的整個地貌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0年的舊石器時代。在馬特維索(Maltravieso)洞里展示著繪畫等的考古資料。城市由羅馬人創(chuàng)建。曾為摩爾人占據(jù)。有羅馬、摩爾遺跡。工業(yè)品有布匹、皮革、陶器等。所產(chǎn)火腿遠近馳名,人口約7萬。
概述
卡塞雷斯是歐洲保存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其摩爾式城墻內(nèi),有大量的宮殿、國家級教堂、塔、官邸。這些建筑物為中世紀特色。這個區(qū)帶有首都的特點,建有功能式建筑、運動區(qū),數(shù)不清的酒店和飯店,跟現(xiàn)代都市很不一樣。穿越卡塞雷斯,能把您帶到繁復的過去又能融入到當今。
歷史
3萬年以前就有人開始在這里居住,凱爾特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均先后涉足此地,卡塞雷斯建立于公元前29年,歷史上起了防御作用。城市建在類似平原的遼闊的埃什特雷馬杜拉上的一個山丘之巔。它位于托列多古城以西,與托列多古城同緯度,它距托戈河不遠,附近就是葡萄牙邊境。西哥特人統(tǒng)治時期,在原先由古伊比利亞人占據(jù)的地方建立的諾爾巴獨裁者的羅馬殖民地,是第二大重要城市。公元9世紀,阿拉伯人占據(jù)了這座殖民城市,并稱之為“卡斯里”,即要塞。復地運動時期,基督教徒的內(nèi)部斗爭引發(fā)了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新的爭端。這一城市在四個不同的時期幾度得失。公元12世紀時,在來自馬格里布的阿爾莫哈德人的統(tǒng)治下,修筑了大型城御系統(tǒng),同時城市在這段時期繁榮擴張??ㄈ姿钩蔀橐了固m教的據(jù)點。
公元1229年,古來昂王國國王阿方索九世最終從摩爾人手中奪取了卡塞雷斯。成為埃斯特雷馬杜拉的一個重鎮(zhèn),其城市老區(qū)依舊保留著阿拉伯城墻,城墻上原先有三十座塔,現(xiàn)存十座。它就成為卡塞雷斯兄弟騎士會基地,該會最終發(fā)展為西班牙最高貴的圣地亞哥騎士團,從14世紀到16世紀,隨著復地運動的結束、大批西班牙紳士的擁入以及美洲大陸的發(fā)現(xiàn),這個封建城市建造了一些大型建筑。這里彌漫的狂熱氣氛。 騎士人數(shù)一度多達300人,他們的宮殿幾步之隔,每個望族宅邸或貴人居在中世紀時都擁有防御塔樓,由于他們之間不斷有沖突對立,這意味著城鎮(zhèn)周圍的小型戰(zhàn)事不斷。1476年,聯(lián)姻的斐迪南二世國王和伊莎貝爾一世女王下令摧毀大多數(shù)塔樓,只留下屬于他們親屬的私人財產(chǎn)。而留下的塔樓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就是位于圣馬德歐廣場上的白鸛塔。 十六世紀,卡塞雷斯的文化、藝術得到重要發(fā)展,所修建的宮殿受到文藝復興風格的影響,并構成了該城文物古跡的主體部分。1986年,卡塞雷斯被命名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城市。
規(guī)劃
城市規(guī)劃可追溯到阿爾莫哈德人統(tǒng)治時期的中世紀不規(guī)則道路網(wǎng)重疊分布在依稀尚存的羅馬時代的規(guī)則軸線上。伸向廣場的狹窄街道不斷寬窄變幻,12公里長的梯形城墻環(huán)繞著這個城市,最初由羅馬人設計并建造的這道城墻在阿爾莫哈德人的改造下,外刷搗實粘土,使之更符合阿拉伯人建造城防工事的標準。除了這一城防系統(tǒng)外,屬于卡塞雷斯第一次城市發(fā)展時期的建筑寥寥無幾。然而,在第二次城市發(fā)展時期建造的大量城防建筑——宮殿、塔樓以及石屋——都保存下來,并隨著美洲大陸的開發(fā),不斷修建新的宮殿而得到補充。卡塞雷斯的城墻是阿爾莫哈德人在西班牙構筑城防工事的有力見證。
卡塞雷斯是在14世紀到16世紀期間受到各種敵對勢力統(tǒng)治的城市;其城防建筑、宮殿以及塔樓決定了城市的空間布局。該城市由于受到各種包括阿拉伯伊斯蘭教藝術、北歐哥特式、意大利文藝復興式以及美洲新大陸藝術等不同甚至使相對抗風格的影響而分外獨特。在卡塞雷斯城的歷史中,摩爾人和基督徒的斗爭也反映在建筑領域中。這座城市的建筑風格是羅馬式、伊斯蘭式、北哥特式和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融合?,F(xiàn)仍保留的穆斯林時期的大約30座高塔建筑中,布哈科塔是最著名的。
古跡
大廣場
十三世紀建成,曾是手工藝品市場。十六世紀修建了帶有拱形門柱的建筑。其東側是十二世紀阿里莫哈德王朝的城墻。風向標之尾宮今天是市區(qū)的博物館,其地下室有座帶有拱門的巨型蓄水池,博物館左側是圣馬德歐教堂,帶有美麗的鐘樓,還有一座圣帕布羅修道院,院內(nèi)的修女雇傭啞巴仆人出售他們有名的糖果而不愿拋頭露面。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包括裝飾有太陽紋章的索利克斯府。
市政府
十九世紀建筑,布哈科塔和阿里莫哈德城墻同屬十二世紀。塔旁是十八世紀修建的和平庵,上面有西班牙雕刻家彼得羅·科雷阿的作品《和平圣母》。
星門
星辰拱門由曼紐爾.丘里格拉于1726年建造。而拱門的側面是15世紀建造的了望塔Bujaco Tower。
莫克特蘇馬府
印加皇帝蒙特蘇馬二世的公主和西班牙征服者后代的府邸,十六、十七世紀修建,室內(nèi)有十分精美的壁畫。
圣地亞哥教堂
十六世紀的建筑,可能是在十二世紀的一座寺庵基礎上修建的,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出由羅馬風格向哥特風格轉變的遺跡。
德高多依宮
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高多依之家,十六世紀修建,其陽臺是卡塞雷斯最美的,具有意大利十六世紀特有的矯揉造作的風格。
卡瓦哈爾之家
十五、十六世紀建筑。曾被大火燒毀,六、七十年代修復。
圣母瑪利亞教堂
屬多種風格的教堂,有古羅馬式向哥特式過度的特色,其唱詩和塔具有文藝復興風格,內(nèi)部埋葬著一些在卡塞雷斯居住過的貴族遺骸。
下戈爾芬府
屬于12世紀應邀前來幫助抗擊伊斯蘭教徒的一個法國騎士家庭,但后來這一家族竟同時成為伊斯蘭教徒和天主教徒畏懼的對象,以至于根據(jù)一位現(xiàn)代史學家的記載,:盡管西班牙國門一直努力,仍無法制服他們。:據(jù)說西班牙文golfo一詞意為歹徒,并源于戈爾芬家族的姓氏。
圣豪爾赫廣場
圣豪爾赫為卡塞雷斯的保護神。廣場周圍有圣弗朗西斯科·哈維爾教堂、耶穌會教徒的住宅。
港務局 | |
地址 | |
電話 | |
傳真 | |
800電話 | |
UNLOCode | ESCCS |
港口類型 | |
港口尺寸 | |
最大吃水 |
進港的第一個港口 | |
需要提供預計的到港時間 | |
公布 | |
航圖 | |
醫(yī)療設施 |
碼頭大小 | |
庇護 | |
最大船只尺寸 | |
碼頭類別 | |
轉彎區(qū) | |
抓地良好 |
潮汐 | |
高度限制 | |
驟升 | |
其他 |
航道 | |
貨運碼頭 | |
平均潮 | |
油堆場 |
義務 | |
可用的 | |
適當?shù)? | |
當?shù)貐f(xié)助 |
協(xié)助 | |
打撈 |
無疫通行證 | |
其他 | |
除鼠證書 |
電話 | |
無線電 | |
空運 | |
電報 | |
無線電電話 | |
鐵路 |
碼頭 |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錨 | |
海灘 |
100噸以上升降機 | |
50-100噸升降機 | |
25-49噸升降機 | |
0-24噸升降機 | |
固定式起重機 | |
流動式起重機 | |
浮式起重機 |
靠岸 | |
電器維修 | |
蒸汽 | |
電力 | |
導航設備 |
食品 | |
燃油 | |
碼頭 | |
水 | |
柴油 | |
發(fā)動機 |
船舶修理 | |
海洋鐵路大小 | |
消磁 | |
干船塢尺寸 | |
污壓載水 | |
垃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