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爾港口(hafen Trier,港口代碼:DETRI)是一個在特里爾的摩澤爾河的河港。開利公司是特里爾mbH的港口,股東是特里爾城市,在特里爾-薩爾堡縣地區(qū)和國家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特里爾港口位于特里爾社區(qū)領(lǐng)域的北部。
特里爾港竣工的建設(shè)成為可能,經(jīng)過兩年的建設(shè),在1965年在摩澤爾河的港口被啟用。自1998年以來港口設(shè)施的不斷擴展,增加轉(zhuǎn)運集裝箱。直接在港口區(qū)是一個商業(yè)和工業(yè)園區(qū)約130公頃,約60居民。
2005年,水運的貨物裝卸由約超過1085000公噸(t)。其中主要是天然氣和石油,礦砂及金屬廢料。2015年,只有887000噸,在2014年共處理有183萬噸。
還有運輸環(huán)節(jié)到火車站便是Ehrang和聯(lián)邦公路乙53和B-52。最近的高速公路是A64(方向盧森堡)時,A602(方向特里爾)和A 1(在高速公路交界處Moseltal)。
特里爾市介紹
特里爾,又譯堤雅(德語:Trier,法語:Trèves),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西南部,摩澤爾河岸,靠近盧森堡邊境。開埠于公元前16年,曾為羅馬帝國四帝共治制時期西部愷撒(副皇帝)的駐節(jié)地。特里爾不是唯一聲稱最古老的德國城市,但它作為“城市”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而不是作為殖民地或者軍隊駐扎地,這在德國確實是最古老的。
特里爾位于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西南部的摩澤爾河谷中,兩岸是低緩的紅砂巖山丘,布滿葡萄田,屬于著名的摩澤爾-薩爾-烏沃(Mosel-Saar-Ruwer)葡萄酒產(chǎn)區(qū)。
特里爾是最早的基督教在阿爾卑斯山北側(cè)的主教教區(qū)。中世紀,特里爾大主教是一個重要的教會諸侯;他管轄的主教轄區(qū)控制了從法國邊界到萊茵河的大片地區(qū)。特里爾大主教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的7個選帝侯之一。
特里爾也以馬克思誕生地而聞名。
地理環(huán)境
特里爾位于摩澤爾河中游河谷的一段寬闊處,城市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在摩澤爾河右岸。被樹林覆蓋的山谷坡地上散落著很多葡萄園的梯田,坡地向南部抬高至洪斯呂克山的高地,向北抬高則與艾菲爾山相接。特里爾附近的大城市有東南方向的薩爾布呂肯(80公里)和東北方向的科布倫茨(100公里)以及西面的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城(50公里),特里爾距離盧森堡大公國的邊境只有15公里。
氣候
特里爾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3攝氏度,平均年降水量719毫米。最熱的時間是6月到8月,平均氣溫16.1到17.8攝氏度;最冷的月份是12月到2月,平均氣溫0.6到1.6攝氏度。降水最多的月份是6月到8月,平均降水量70-80毫米;最少的月份是3月,平均降水量37毫米。
人口
特里爾屬于摩澤爾法蘭克方言區(qū)。有居民大約10萬人,是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第四大城市,居于美因茨、路德維希港和科布倫茨之后。
歷史
前16年,羅馬帝國奧古斯都皇帝在凱爾特人的發(fā)源地“特來佛里”附近建立“奧古斯都特來佛里”。293年,戴克里先皇帝將這座稱為“特來佛里”的城市劃入羅馬帝國;不久,她被戴克里先的副手、西部帝國的愷撒君士坦提烏斯一世選為自己的駐地。5世紀,法蘭克人占領(lǐng)特里爾。870年加洛林王朝時期,特里爾被劃入東法蘭克王國。
12世紀,特里爾成為大主教教區(qū)兼選帝侯國,他們將特里爾設(shè)為選帝侯國都城,直至18世紀和19世紀交替時結(jié)束選帝侯的統(tǒng)治。
1815年,法國軍隊短期占領(lǐng)了特里爾,以后又被劃歸到普魯士的統(tǒng)治之下。1949年聯(lián)邦德國成立后,特里爾歸屬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旅游與名勝
特里爾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特里爾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以它為起點,不僅很快可達摩澤爾河、薩爾河、烏沃河、艾菲爾山和洪斯呂克山等地,而且鄰國盧森堡、比利時和法國也都近在咫尺。除了秀麗的自然景觀,更不容錯過的是大量的自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跡。
特里爾的文化遺產(chǎn)內(nèi)容相當豐富,現(xiàn)存的古代建筑杰作于198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總稱為世界遺產(chǎn):特里爾的古羅馬建筑、主教教堂和圣母教堂。
古羅馬遺跡
尼格拉城門有2000多年歷史,俗稱“大黑門”,特里爾市的象征(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特里爾圓形劇場;古羅馬浴場:包括凱撒浴場,如今是古典藝術(shù)節(jié)的舞臺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芭芭拉浴場和牲畜市場浴場(Viehmarktthermen);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君士坦丁大帝的加冕大堂(Palastaula)(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羅馬橋;伊格勒柱;圣馬克西敏修道院(Reichsabteikirche St. Maximin)地下的古羅馬墓地,有超過1000具石棺;中世紀時期
特里爾主教座堂德國最古老的大教堂,保存據(jù)說耶穌穿過的圣袍,與都靈的耶穌裹尸布齊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圣母教堂屬于最早的哥特建筑,建于1227年至124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世紀的主市場(Hauptmarkt),是老城區(qū)的市中心,有彼得噴泉、紅房子和猶太巷等;圣馬提亞修道院羅馬式修道院及教區(qū)禮拜教堂,內(nèi)有耶穌使徒馬蒂亞斯(Matthias)墓;用于防御的塔樓,弗蘭肯塔樓(Frankenturm)和耶路撒冷塔樓(Turm Jerusalem),現(xiàn)在的市政府戶籍登記處;三王樓(Dreik nigshaus)早期哥特風格民居;摩澤爾河邊的吊車。近現(xiàn)代
圣寶靈教堂(St. Paulin),巴爾塔扎·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設(shè)計的巴洛克式教堂;選帝侯宮殿(Kurfürstliches Palais);凱瑟爾施塔特-巴洛克宮殿(Barock-Palais Kesselstatt);馬林柱;法國賭場(Franz?sisches Casino);老猶太墓地(Alter Jüdischer Friedhof an der Weidegasse);位于Fleischstra?e街、Nagelstra?e街、Neustra?e街以及Im Gartenfeld路的新藝術(shù)運動風格的建筑;主市場的獅子藥店(L?wen-Apotheke),德國最古老的藥店;莫奈斯城堡和公園(Schloss Monaise mit Park);昆特城堡(Schloss Quint)。孔茨民俗露天博物館(Freilichtmuseum Roscheider Hof)馬克思故居
特里爾是馬克思的誕生地,其故居紀念館位于今天老城區(qū)的Brueckenstrasse 10號,目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黨產(chǎn)。前往參觀者以中國人為最多,留言本中70%以上留言為中文,為此特里爾大學特地設(shè)立了一個項目研究這些留言。而大黑門附近的Simeonstrasse 8號則為馬克思出生幾周后成長的地方,他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少年時代,直到去波恩和柏林去讀大學。
文化
從文化發(fā)展角度來看,特里爾是歐洲建筑藝術(shù)的露天博物館,囊括了羅馬式、洛曼式、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巴洛克式及古典式建筑藝術(shù)。
自古以來,特里爾一直是摩澤爾河流域的中心。特里爾擁有許多文化研究機構(gòu)及學校,除了特里爾大學及特里爾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之外,還駐有歐洲藝術(shù)協(xié)會及歐洲司法協(xié)會。
在體育運動領(lǐng)域,特里爾有100多家體操及運動協(xié)會。古城的自然環(huán)境為很多運動項目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無論是水上運動,還是需場地較大的運動項目,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最佳地點。自1994年,萊茵蘭-普法爾茨州歐洲運動協(xié)會常設(shè)在特里爾。
特里爾還以首飾聞名于世,Konplott公司由Miranda Konstantinidou創(chuàng)立,當今明星如麥當娜和布蘭妮都配戴這個品牌。
特里爾在餐飲方面也提供適合每種口味的豐富美食,各種高檔餐廳、咖啡館和品酒屋林立。
文化活動
古城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經(jīng)常舉行別具特色的活動、慶祝會和音樂會,其中包括:
以羅馬建筑為背景的古裝戲劇表演;角斗表演,古羅馬慶祝場面,有羅馬勇士在古建筑中搏擊;特里爾動感之夜,直到午夜有叫座音樂會;德國汽車俱樂部越野車賽,冠軍賽分場,終點在羅馬黑門;老城節(jié),在黑門與牲畜市場之間,市中心的所有街道與廣場匯集了音樂、表演和美味等等;葡萄酒節(jié)。特里爾大學
特里爾大學成立于1473年。該校的重點學科有語言學、文化學、法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數(shù)學/信息學和地理學,該?,F(xiàn)約有11000名學生。由于該校地處德國、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四國交接地帶,所以它的教學和研究方向更多地著眼于歐洲研究、學科應(yīng)用以及跨學科研究。曾有人提議該校更名為“卡爾·馬克思大學”,被校方否定。盡管如此,從特里爾大學學生會仍能購買到印有馬克思頭像以及“卡爾·馬克思大學”名稱的服裝。
特里爾大學分為一號校區(qū)和二號校區(qū)。一號校區(qū)為主校區(qū),設(shè)置有絕大多數(shù)的專業(yè)科目及教學樓;二號校區(qū)前身為一棟法國戰(zhàn)地醫(yī)院,其中專業(yè)學科為信息學、經(jīng)濟信息學、地理學等。特里爾大學的中國合作院?;蚩蒲袡C構(gòu)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武漢大學等。
姐妹城市
中國廈門市法國梅斯德國魏瑪意大利阿斯科利皮切諾港務(wù)局 | Trierer Hafengesellschaft mbH |
地址 | Ostkai 4 54293 Trier |
電話 | +49 (0)651 96804-30 |
傳真 | +49 (0)651 96804-40 |
800電話 | |
UNLOCode | DETRI |
港口類型 | 內(nèi)河港 |
港口尺寸 | 小 |
最大吃水 |
進港的第一個港口 | |
需要提供預(yù)計的到港時間 | |
公布 | |
航圖 | |
醫(yī)療設(shè)施 |
碼頭大小 | |
庇護 | |
最大船只尺寸 | |
碼頭類別 | |
轉(zhuǎn)彎區(qū) | |
抓地良好 |
潮汐 | |
高度限制 | |
驟升 | |
其他 |
航道 | |
貨運碼頭 | |
平均潮 | |
油堆場 |
義務(wù) | |
可用的 | |
適當?shù)? | |
當?shù)貐f(xié)助 |
協(xié)助 | |
打撈 |
無疫通行證 | |
其他 | |
除鼠證書 |
電話 | |
無線電 | |
空運 | |
電報 | |
無線電電話 | |
鐵路 |
碼頭 |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錨 | |
海灘 |
100噸以上升降機 | |
50-100噸升降機 | |
25-49噸升降機 | |
0-24噸升降機 | |
固定式起重機 | |
流動式起重機 | |
浮式起重機 |
靠岸 | |
電器維修 | |
蒸汽 | |
電力 | |
導(dǎo)航設(shè)備 |
食品 | |
燃油 | |
碼頭 | |
水 | |
柴油 | |
發(fā)動機 |
船舶修理 | |
海洋鐵路大小 | |
消磁 | |
干船塢尺寸 | |
污壓載水 | |
垃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