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角港(Port of Pointe Noire,CG,港口代碼:CGPNR)位于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的西部沿海的南端黑角市。
黑角位于剛果(全稱: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西部沿海的南端,瀕臨大西洋的東側,是剛果的最大海港。早在1922年由于興建通往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的大西洋鐵路而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石油及木材為剛果的兩大經濟支柱。剛果的石油資源豐富,蘊藏量達10億噸,被稱為剛果的"黑色金子",油田主要分布的黑角附近的大西洋沿岸一帶,石油產量居非洲第四位。該港擁有年煉油能力為100噸的煉油廠。木材是剛果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資源。森林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2/3,年產量達35~40萬立方米。木材品種有數(shù)十種,屬于名貴木材如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的奧庫梅木、紅木及桃花心木等。由于上述兩項收入,剛果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較高的,是西非的富裕國家之一。交通運輸發(fā)達,有橫貫東西的大西洋鐵路長達510km,是剛果最重要的交通干線。鐵路貨運量有70%左右為鄰國轉運物資。另外,公路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港口距國際機場約6km,每天有定期航班飛往各地。
該港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7攝氏度。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000mm。大潮升1.8m,小潮升0.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浮吊、汽車吊、可移式吊、裝礦機、鏟車、皮帶輸送機及拖船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為65噸,可移是吊為50噸,拖船的功率最大1334kW,還有直徑152.4~304.8mm的輸油管供裝卸使用。港區(qū)有油庫容量達1.5萬立方米。碼頭最大可泊6.5萬載重噸的船舶。另有海上泊位可泊12萬載重噸的油船。裝卸效率:燃油每小時875立方米,礦石每小時裝1300噸。年貨物吞吐量約1000萬噸。主要出口貨物為棕櫚油、煙葉、木材、橡膠、薄板、棉花及棉籽等,進口貨物主要有銅礦、糖漿、咖啡、鐵、錳砂及日用消費品等。在節(jié)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業(yè),但須按加班計費。
黑角港資料
博洛里港已經為剛果(金)碼頭現(xiàn)代化和延伸開展了廣泛的工作。為了支持貨柜碼頭的發(fā)展,已經創(chuàng)造了350多個就業(yè)機會。
自從特許權開始以來實施的投資計劃已經有助于優(yōu)化碼頭的能力。部署了新的信息系統(tǒng),并建成了一條新的270m碼頭,采用-15m的吃水。集裝箱堆場已經進行了翻新和擴建,以便增加數(shù)量,并支持國家和次區(qū)域的增長。
博洛爾港口開展的工作使剛果終點站成為中非真正的轉運平臺,也是剛果盆地入境口岸。
剛果碼頭技術規(guī)范
總碼頭長度:800米吃水: - 15米集裝箱堆場:17公頃以上設備:STS(船對岸龍門架):4 / MHC(移動式港口起重機):3 / RTG(橡膠Tyred門架):2 / Reachstackers:26理論年生產能力:120萬標準箱500個專用于冷藏集裝箱(冷藏箱)碼頭操作系統(tǒng):奧斯卡服務信息
連續(xù)裝卸:每年24 h / 24,365天停泊:24/7專注于黑角港
一般碼頭長度:1300米港口供應設備,船舶廢水處理服務剛果碼頭聯(lián)系方式:
地址:B.P. 855 Pointe-Noire, Congo
Tel.: 00 (+242) 05775 00 00
黑角市介紹
黑角(法語:Pointe-Noire)是剛果共和國第二大城市,經濟中心,重要出??凇?004年前是奎盧?。ㄔ髤^(qū))省會,之后成為自治省。位于剛果共和國西南角,西臨大西洋,南鄰安哥拉卡賓達省,人口715,334(2007年普查數(shù)據(jù))。城市坐落在黑角灣和大西洋之間的一個海角上。當?shù)睾谌擞址Q之為Ponton(美人)或Ndindji(建城之前位于此地的小村莊名)。
地理
該地氣候濕熱,九、十月雨量較少;全年平均氣溫23.8°C-30°C,夜間平均氣溫22°C-26°C。距布拉柴維爾510千米,海拔約20米。歷史
黑角(法文“黑色海角”的意譯)一名來源于1484年葡萄牙航海家經過此地時看到的海岬黑石,當時即以葡萄牙語命名為Ponta Negra。從那以后黑角成為航海坐標,1883年法國與當?shù)亓_安哥人簽訂協(xié)議后這里成為小漁村。
1910年,法屬赤道非洲(Afrique Equatoriale Francaise,AEF)成立,此后法國公司獲準開發(fā)中剛果(今剛果共和國),于是日益需要修建一條從布拉柴維爾到大西洋海岸的鐵路。由于布拉柴維爾以下的剛果河水流湍急無法行船,且大西洋畔的終點需建設深水港,因此利伯維爾被排除在外,黑角成為首選。大洋鐵路1921年開工,1922年5月22日簽署建市法令,黑角市建立。
人口
人口約1100 000。75%為剛果人,其余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人、西非人、黎巴嫩人和歐洲人。48%的人口年齡20歲以下,失業(yè)率33%。主要使用剛果語和法語。宗教信仰方面,天主教徒占58%,無神論和不可知論者27%,非洲本地宗教11%,穆斯林2%。經濟
剛果(布)重要石油工業(yè)中心,中部非洲主要產油地之一。約1980年開始,法國埃爾夫公司大量出口剛果石油。漁業(yè)也較為著名。黑角曾經也是鉀堿開采地,由此拉動碼頭的建設,但現(xiàn)已不對外開放。黑角與法國城市勒阿弗爾是姐妹城市。交通運輸
黑角擁有全剛果(布)最繁忙機場之一的黑角國際機場(L'aéroport Agostinho Néto)。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經營的航線,由埃航簽署北京泛源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貨運代理企業(yè),建立起黑角與中國大城市交流的紐帶。中剛兩國經貿開發(fā)合作取得新進展。
黑角是剛果大洋鐵路終點,黑角火車站是著名建筑,此外還有提埃-提?;疖囌?。黑角市內出租車和公交車(小巴)由私人營運,主色調為藍色,絕大部分為日本車。
城市發(fā)展
1927年,城市飲水問題得到解決,當時人口3000。機場建于1932年。1934年,市長拉法埃爾·安東內提(Raphael Antonetti)為大洋鐵路舉行開通儀式。第一家醫(yī)院建于1936年,同年西非銀行在這里開設了第一家分行。1942年,黑角港迎來了第一艘船。
1950年,黑角擁有20,000人口,成為中部剛果首都,而布拉柴維爾是法屬赤道非洲首都。1957年,中部剛果成為自治的剛果共和國(未獨立)。后來1958年選舉期間的一些事件使布拉柴維爾成為首都,自此黑角政治上受到壓制。
1960年剛果獨立時黑角是全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后來在1980年前后發(fā)現(xiàn)石油,使黑角重新令人矚目。1982年城市人口翻一番,1994年達到360,000。
1997至1999年的剛果內戰(zhàn)中,各方勢力均竭盡全力保護黑角,使之躲過了戰(zhàn)火洗禮,周邊地區(qū)(雷庫穆、尼阿里、布昂扎、普爾)的難民涌入黑角,使其人口突破1,000,000。人稱“如果黑角燒掉,剛果就死了?!保ā癝i Pointe-Noire brûle, le Congo meurt.”)1997年10月,德尼·薩蘇-恩格索請求安哥拉軍隊占領黑角,兵不血刃。
港務局 | Port Authority of Pointe Noire |
地址 | BP 711 Pointe Noire Congo, Republic of |
電話 | 242 940052 |
傳真 | 242 942042 |
800電話 | |
UNLOCode | CGPNR |
港口類型 | 港口 |
港口尺寸 | 小 |
最大吃水 | 10.46米 |
進港的第一個港口 | 是 |
需要提供預計的到港時間 | 是 |
公布 | |
航圖 | |
醫(yī)療設施 | 是 |
碼頭大小 | 小 |
庇護 | 一般 |
最大船只尺寸 | 超過500英尺長 |
碼頭類別 | 海岸防波堤 |
轉彎區(qū) | |
抓地良好 |
潮汐 | |
高度限制 | |
驟升 | |
其他 | 是 |
航道 | 31 - 35 英尺9.4 - 10 米 |
貨運碼頭 | 11 - 15 英尺3.4 - 4.6 米 |
平均潮 | 4 英尺 |
油堆場 | 31 - 35 英尺9.4 - 10 米 |
義務 | 是 |
可用的 | 是 |
適當?shù)? | 是 |
當?shù)貐f(xié)助 |
協(xié)助 | 是 |
打撈 |
無疫通行證 | 是 |
其他 | 是 |
除鼠證書 |
電話 | 是 |
無線電 | 是 |
空運 | 是 |
電報 | 是 |
無線電電話 | |
鐵路 | 是 |
碼頭 | 是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錨 | 是 |
海灘 |
100噸以上升降機 | |
50-100噸升降機 | |
25-49噸升降機 | 是 |
0-24噸升降機 | 是 |
固定式起重機 | 是 |
流動式起重機 | |
浮式起重機 |
靠岸 | 是 |
電器維修 | |
蒸汽 | |
電力 | 是 |
導航設備 |
食品 | 是 |
燃油 | 是 |
碼頭 | 是 |
水 | 是 |
柴油 | 是 |
發(fā)動機 | 是 |
船舶修理 | 有限 |
海洋鐵路大小 | 小 |
消磁 | |
干船塢尺寸 | 小 |
污壓載水 | |
垃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