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基托斯港(Port of Iquitos,PE,港口代碼:PEIQT)秘魯洛雷托省東北部亞巴遜河河港。采用西5區(qū)區(qū)時。最大吃水為7.92米,水的載重密度為1000。潮差約2.03米,盛行東南信風(fēng)。港內(nèi)沒有正式的領(lǐng)航員,只有海運公司里為他們自己的船只服務(wù)的2名領(lǐng)航員。與所有的秘魯港口一樣,船主或其代理人必須至少在船到港前24小時,將船的估計到港時間報告港口當(dāng)局。通訊經(jīng)由卡亞俄電臺。港內(nèi)有電話、電報接受設(shè)備,還有來回利馬的每日班機,都可以傳遞信息。工作時間07:00-12:00和15:00-18:00,如需要加班18:00-23:00加班。晚班是00:00-07:00,另支付100%的工資。這里有一個80人組成的裝卸搬運工工會,可提供勞務(wù)。
遠洋輪全年能抵達伊基托斯港,洪水季節(jié)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6月,最大水深為7.92米。每年的7月至10月的最大水深為5.49米。除了伊基托斯的浮碼頭外,沒有其它限制船身長的嚴(yán)重問題。伊基托斯港易受到亞馬遜河河口漲落的影響,盡管伊基托斯港本身水深有18.29米,裝卸貨物的浮標(biāo)碼頭前沿的最小水深也在7.62米。最高水位在每年3月和4月出現(xiàn),而低水位在每年的8月和9月,甚至?xí)永m(xù)到10月。正常情況下,船的長度達134.12米的船只已能正常裝卸作業(yè)。由于河端的曲流,限制最大船長為152.4米。順流面下1931.1公里。便是巴西境內(nèi)的馬瑙斯港,但航道經(jīng)常變化,甚至不可靠,因為沙洲不斷地形成,渡口又經(jīng)常瘀積。在干季可測量到的最大水深是5.49米,而其它季節(jié)水深可達7.92米,在這段航線中至少有12個淺渡口,沒有浮標(biāo)和其它船標(biāo)和其它船標(biāo)導(dǎo)航。每艘船上一般有2位領(lǐng)航員引航,他們對海流的各種癥狀了如之掌,沒有什么航行圖,事實上也不存在什么圖表之類,雖然在伊基托斯的秘魯海軍圖表測繪站經(jīng)常地探測這些渡口和河段。航行通常是能維持的,但如在航行途中,正遇黑幕降臨,那么精明的領(lǐng)航員會系泊待天明。從巴西的亞馬遜河河口港貝倫(BELEM)上水10至12天的航程中,也許會系泊待航兩次(下次6-8天)。從馬瑙斯到貝倫的河段相當(dāng)穩(wěn)定,水深保持在9.14米,有些河段甚至更深些。伊基托斯港河面寬600米,到處是河船泊位,而港口僅有一個浮標(biāo)碼頭,夜晚在浮碼頭上能獲得淡水供應(yīng),但是限量的。港內(nèi)始終有一些駁船,還有許多小船也可用來裝卸貨物。不需要用拖輪來系泊。給養(yǎng)供應(yīng)價格很貴,因為一切東西都必須從西海岸運來。
港口坐標(biāo):-73o -10' -59' W,-3o -43' 0' S。
伊基托斯港港務(wù)局管理概況
伊基托斯港港務(wù)局(The Empresa Nacional de Puertos SA – ENAPU)。在成立之前,秘魯港口與財產(chǎn)和商業(yè)部不同的管理機構(gòu),分別管理各個港口的個別組織。1968年,海港國家公司成立,但從未開始運作。
名為ENAPU PERU,La Compania Nacional de Puertos SA于1970年開始運營,作為運輸和通信部門的公共實體。伊基托斯港是ENAPU管轄的東部港口之一。ENAPU管理,經(jīng)營和維護相關(guān)港口碼頭,支持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和領(lǐng)土一體化。
伊基托斯港包含兩個碼頭。碼頭1號長114米,寬15.4米,碼頭2號長72米,寬15.36米。碼頭中含有11個泊位,用于淺拖船和4個錨點。
2008年,伊基托斯港歡迎5532艘船舶,共運送貨物2.448萬噸,其中出口5.5萬噸,進口71.3萬噸,航運1.185萬噸。伊基托斯港處理了122個集裝箱,包括22個出口集裝箱,23個進口集裝箱和77個貨柜。
評論和歷史
伊基托斯港是秘魯東北部亞馬孫河上的港口。亞利桑那大西洋上游約3700公里,是利馬的首都東北1030公里,伊基托斯港在十九世紀(jì)末由于橡膠蓬勃發(fā)展,對該國十分重要。伊基托斯港是秘魯熱帶雨林中最大的城市,是洛雷多大省的首府。許多人認為,伊基托斯港是世界上沒有達到的最大的城市。2005年,有近1.54萬人住在伊基托斯港。
盡管有三條河流(亞馬遜,南海和伊亞亞),伊基托斯港只能通過飛機或船只到達,盡管距離南部約100公里的Nauta村有一條公路。炎熱潮濕,雨季從十一月至五月,十五月達到最低點。
港口歷史
伊基托斯村成立于18世紀(jì)中葉,是耶穌會的使命。伊基托斯港是在1864年建造的使命和一個鄉(xiāng)村的土地上,不久之后,這個區(qū)域的主要航運港口,橡膠熱潮來到二十世紀(jì)初期。1912年橡膠產(chǎn)量下降后,港口下滑。
伊基托斯港停滯不前,直到二十世紀(jì)中葉,當(dāng)時秘魯決定發(fā)展東部地區(qū)的經(jīng)濟。伊基托斯港的許多建筑物仍然是19世紀(jì)末期。
在秘魯亞馬遜國立大學(xué)(西班牙)成立于伊基托斯港于1961年,和伊基托斯港是秘魯東部的旅游,文化和宗教中心。隨著對石油資源的興趣增加,伊基托斯港已成為石油勘探的重要中心。
今天,伊基托斯港是從亞馬遜熱帶雨林運送木材的重要港口。它也是生產(chǎn)朗姆酒,啤酒和石油的行業(yè)的所在地。伊基托斯港是越來越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因為對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興趣增長。從伊基托斯港飛往巴西馬瑙斯,大西洋正在越來越受歡迎。
備受贊譽的項目亞馬孫(Amazon),一個秘魯保護和研究機構(gòu),位于伊基托斯港,亞馬孫支流設(shè)有三個生物站。
伊基托斯市介紹
伊基托斯(Iquitos),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qū)最大城市,人口約44萬人,為洛雷托大區(qū)瑪雅瑙斯省省會。伊基托斯位于亞馬遜河岸邊,無公路或鐵路與外界連接(俄羅斯聯(lián)邦堪察加州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是另一個不能以公路到達的城市),對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亞馬遜河航運。雖然離亞馬遜河河口有3700公里遠,但是小型海輪還是可以逆流而上抵達伊基托斯,使得該地成為世界上距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城市概述
秘魯東北部的城市,洛雷托大區(qū)瑪瑙斯省首府。面積1213平方千米,都會區(qū)人口46萬,是秘魯?shù)?大城市。位于亞馬孫河南畔。東距大西洋3,700公里,小海輪可溯亞馬孫河抵達,為世界上海輪抵達最遠的內(nèi)陸港之一。
原為一印第安人漁村,1866年設(shè)市。為附近橡膠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主要集運港。秘魯亞馬孫地區(qū)新興石油工業(yè)的中心及秘魯東部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有紡織、石油提煉、鋸木、造紙、橡膠加工等工業(yè)。1980年辟為自由港。熱帶原始森林風(fēng)光絢麗,旅游業(yè)興盛。有大學(xué)和機場。伊基托斯市位于秘魯熱帶森林的腹地,是亞馬遜地區(qū)的商業(yè)中心,建城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早在本世紀(jì)初橡膠熱年代,它就是種植園主和鉅賈大賈揮霍的娛樂之地,一些雕刻壁畫的歐式建筑,至今還保留著當(dāng)年的風(fēng)姿。
氣候資料
伊基托斯﹝秘魯﹞氣候資料氣象站位置: 南緯3.7度, 西經(jīng)73.2度, 海拔126米日期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
平均最高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31.6 | 31.7 | 31.9 | 31.0 | 30.6 | 30.4 |
平均最低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22.1 | 22.0 | 22.1 | 22.1 | 21.9 | 21.3 |
降雨量 (毫米) | 1961-1990 | 279.0 | 226.7 | 279.0 | 309.8 | 273.7 | 190.1 |
日期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最高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30.9 | 31.6 | 32.1 | 31.9 | 31.9 | 31.7 |
平均最低氣溫(攝氏度) | 1961-1990 | 20.8 | 21.1 | 21.4 | 21.8 | 22.1 | 23.2 |
降雨量 (毫米) | 1961-1990 | 181.9 | 164.6 | 189.0 | 241.9 | 260.2 | 282.4 |
發(fā)展情況
原為一印第安人漁村,1624年建城,1866年設(shè)市。為附近橡膠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主要集運港。秘魯亞馬孫地區(qū)新興石油工業(yè)的中心及秘魯東部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有紡織、石油提煉、鋸木、造紙、橡膠加工等工業(yè)。1980年辟為自由港。熱帶原始森林風(fēng)光絢麗,旅游業(yè)興盛,有大學(xué)和國際機場,市內(nèi)交通以三輪摩托車為主,有少量公交線路。
科羅內(nèi)爾國際機場位于市中心西南6千米處,有一條長2500米,寬45米的柏油跑道,航站樓面積為6500平方米,此機場也是秘魯重要得陸航直升機機場,屬于軍民合用機場,現(xiàn)機場跑道正在往西南方延長至3000米。
人口民族
伊基托斯有人口大約44萬,民族種類多樣,但多是蒙古人種,居民講西班牙語。
地理環(huán)境
伊基托斯處于亞馬孫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全年高溫多雨,植被多熱帶植物。伊基托斯平均海拔104米,有水域面積340平方千米,處于亞馬孫河南岸。
自然資源
伊基托斯市擁有44萬人口,位居秘魯熱帶森林的腹地,是亞馬孫地區(qū)的商業(yè)中心,建城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早在本世紀(jì)初橡膠熱年代,它就是種植園主和世商大賈揮霍的娛樂之地,一些雕刻壁畫的歐式建筑,至今還保留著當(dāng)年的風(fēng)姿。橡膠熱過后,依基托斯市經(jīng)歷過一個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當(dāng)?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秘魯政府從60年代起開始在這里實行特殊的經(jīng)濟政策?,F(xiàn)在有4000種商品免稅進口,使它成了半 自由港。大量來自歐美、巴西的商品涌進依基托斯,這是它市場繁榮的原因。依基托斯還是除首都利馬以外有國際航線的5個城市之一,有班機飛往邁阿密。市內(nèi)和市郊有不少設(shè)施比較齊全的旅館。
旅游攻略
蒙古人神秘淵源
從科羅內(nèi)爾·弗朗西斯科國際機場到市內(nèi),馬路上河流般喧騰的摩托車流,就像我國的自行車流一樣的可觀。下榻EL DORAD酒店后,我們叫了一輛三輪摩托去兜風(fēng)。車夫問,想去哪兒看看?我說,任何有伊基托斯味道的地方。
伊基托斯城市不大,三條主路與亞馬孫河平行延伸,縱列的小街將城區(qū)分割成不規(guī)則的方塊。新興的商業(yè)街陳設(shè)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當(dāng)然也少不了中國義烏出口的廉價但好用的小電器。伊基托斯也正如中國內(nèi)陸的小城一般,保留著許多泛黃的、引發(fā)懷舊情緒的角落,比如菜市場和破舊的小碼頭。
市場內(nèi)光線昏暗,在水果和蔬菜攤后面,熱情的小攤主沖我們微笑。車夫說,伊基托斯乃至亞馬孫人的先民,是蒙古人種,因而他們相信自己和中國人必定有著某種淵源。我們坐在摩托車上的時候,偶爾會有一輛摩托加大油門趕上我們,車夫向我們伸出大拇指喊著:“China!”從相貌上看,本地人的血緣十分復(fù)雜,分別有著南亞人、印加人、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的影子。后來深入亞馬孫一村莊,村民聲稱他們確實是源自蒙古人種,特別是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即每個亞馬孫人在嬰兒時,臂部都有一塊胎記,五歲后慢慢消失。我的蒙古族朋友阿魯斯證明了這一點,他說內(nèi)蒙古草原上的人們幼時都有相類似的胎記,同樣會在步入成年的過程中漸漸消失。
火辣辣的恰拉匹塔
不可否認,血緣之親令我對伊基托斯產(chǎn)生了鄉(xiāng)愁一樣的情緒,而鮮艷火辣的黃辣椒“恰拉匹嗒”則是伊基托斯回饋我的厚禮。在小吃排檔,我們品味著用香蕉葉包裹的亞馬孫烤魚,老板娘遞過來一瓶黃辣椒。小巧的辣椒只有指尖般大小,吃的時候只取兩三個用勺子碾碎在小碟子里,用來當(dāng)蘸料吃。即使如此,仍然辣得像火一般。
“而恰拉匹嗒,則不僅僅是指辣椒?!崩习迥镎f,“人們也把本地姑娘們稱作恰拉匹嗒”。此時外面的馬路上,極富穿透力的熱帶陽光反射在路面上,強烈而多彩。“恰拉匹嗒”,如咒語一樣的音節(jié),喚醒了熱帶的秘密。那些亞馬孫的女子,擁有平靜的外表,目光溫婉又火辣,雨林般不可知、不可測。
一個本地人使用的小碼頭就在市場的下面,河面比城市低很多,用長長的木梯引向碼頭和棧橋。河水泛濫的雨季,碼頭的位置會隨之而升高。碼頭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一隊日本游客正準(zhǔn)備去水上游覽。本地的苦力扛著大包小包的貨物或成捆的香蕉,往來于木梯之上。大河即是亞馬孫,伊基托斯依亞馬孫而生,河岸建有大大小小的各類碼頭。亞馬孫的內(nèi)河航運業(yè)十分發(fā)達,河中航行的不乏巨大的海輪,從這里沿河而下,可到達哥倫比亞、巴西,從巴西的入海口進入大西洋,是一條國際航運線路。
從高處望去,河兩岸因雨季泛濫而空出成片成片的泥灘、沼澤,顯示出亞馬孫桀傲難馴的力量。在河岸漫步的時候,我遇到一排船屋,一個母親陪著三個孩子在水里嬉戲,他們的家就是一只破敗的木船,貧苦的人就是這樣以船為家。顯然,貧富分化依然是秘魯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西班牙三百多年的殖民史,讓南美大地徹底改觀,西班牙語成為統(tǒng)一的官方語言,而由于傳教士不懈的努力,也終于讓天主教深入南美大地幾乎每一個角落。伊基托斯城中的公墓是天主教徒靈魂的安息之所。這里工藝精美的天使與圣徒雕像、莊嚴(yán)的氣氛,幾乎讓人以為是在歐洲。一個有著非洲血統(tǒng)的母親正領(lǐng)著兩個孩子給故去的親人敬獻鮮花。眉宇間雖有悲憾,卻對我不吝于微笑。
原始村莊品嘗食人魚
在人類學(xué)書本中,有對亞馬孫人生活的詳細描述。大致上,原住民女子裸露上身、身著草裙,男子只在要緊部位配有飾物,他們居住在草屋中,每個小村都有一間高大的圓形草屋,作為村民處理公共事務(wù)的議事廳。這樣原始特色的生活相信如今只有在人跡罕至的雨林深處才得以保留,但在伊基托斯附近的河汊中,卻有若干個小村因為旅游業(yè)的原因而“保留”(或者不如說是“重現(xiàn)”)了這種生活。
去往這樣的村莊要先從伊基托斯乘車沿公路走到一個小碼頭,從這里坐船才能前往。小碼頭比我們后來去往的瑙島(NAOTA)小鎮(zhèn)還要簡陋,沿河一溜吊腳樓或木棚,充斥著廉價的小酒吧、小飯館和各式各樣的小攤點。無所事事的男人們坐在酒吧里,沖著過路的姑娘吹口哨,許多女人坐在河邊遙望遠處的大河,在等候她們的家人。碼頭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擠滿了水面,我們的船費了半天勁,幾乎讓所有的船都“勞駕”一番,這才入了大河的航道。沿河航行不久,即拐入一條支流,行不久,又拐入更小的河汊,兩側(cè)幾乎看不到河岸,茂密的植被覆壓在水面上,偶爾能看到樹叢中的草屋。忽然看到遠處綠色中裸露出一截河岸,岸上一個小草亭,這里就是村莊的入口。
草屋十分高大,可容百人聚會。婦人和少女裸露上身、身著草裙,男子也穿了草裙,身佩吹箭筒。吹箭筒用的是毒箭,用雨林中的一種蟾蜍的毒汁和一種植物的毒汁調(diào)制成,是一件十分可畏的武器。這里的舞蹈表演其實是從昔日的巫術(shù)之舞演化來的,一邊舞一邊發(fā)出叫聲。熱帶女子膚色黝黑,眼珠深黑而明亮,與南亞女子十分相像。
后來待我們深入亞馬孫后,才知道這樣的村莊生活幾乎只是記憶中的化石了。我們后來去過的村莊極少外人光顧,沒有任何旅游業(yè),這里的人們住在建在木樁上的木屋里,在吊床上睡覺,生計主要靠打漁。亞馬孫河的魚種類繁多。有天下午,我們在一個小村的岸邊學(xué)習(xí)釣魚,二十來分鐘的工夫,我就釣上四條魚,都是不一樣的種類。本地人打漁多用網(wǎng),大個的魚用標(biāo)槍,他們的獵獲物里常常有鱷魚和食人魚。我們到一家家訪時,年輕的妻子正在火塘上把色澤鮮艷的食人魚裝了滿滿一鍋,準(zhǔn)備煮來吃,旁邊的火上就放著斬成兩截的鱷魚,直接烤來吃。女主人抱著的孩子患有眼疾,但因為村里沒有醫(yī)生,也沒有對癥的藥,就一直耽誤了下來。這里的人們大多家徒四壁,好在秘魯政府大力推行教育,小村中的小學(xué)條件不錯,老師們會說流利的英語,孩子們也聰明伶俐得很。看上去,亞馬孫的未來已經(jīng)和現(xiàn)代社會接軌了。
港務(wù)局 | Empresa Nacional de Puertos S.A. |
地址 | Av. Contralmirante Raygada 110 Callao Peru |
電話 | 51 1 429-9210 |
傳真 | 51 1 469-1010 |
800電話 | |
UNLOCode | PEIQT |
港口類型 | 河港 |
港口尺寸 | 中 |
最大吃水 | 7.92米 |
進港的第一個港口 | |
需要提供預(yù)計的到港時間 | |
公布 | |
航圖 | |
醫(yī)療設(shè)施 | 是 |
碼頭大小 | 小 |
庇護 | 優(yōu)秀 |
最大船只尺寸 | |
碼頭類別 | 天然河流 |
轉(zhuǎn)彎區(qū) | |
抓地良好 |
潮汐 | |
高度限制 | |
驟升 | |
其他 |
航道 | 36 - 40 英尺11 - 12.2 米 |
貨運碼頭 | 46 - 50 英尺14 - 15.2 米 |
平均潮 | |
油堆場 |
義務(wù) | |
可用的 | |
適當(dāng)?shù)? | 是 |
當(dāng)?shù)貐f(xié)助 |
協(xié)助 | |
打撈 |
無疫通行證 | |
其他 | |
除鼠證書 |
電話 | |
無線電 | |
空運 | 是 |
電報 | |
無線電電話 | |
鐵路 |
碼頭 | 是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錨 | |
海灘 |
100噸以上升降機 | |
50-100噸升降機 | |
25-49噸升降機 | |
0-24噸升降機 | |
固定式起重機 | |
流動式起重機 | |
浮式起重機 |
靠岸 | |
電器維修 | |
蒸汽 | |
電力 | |
導(dǎo)航設(shè)備 |
食品 | |
燃油 | |
碼頭 | |
水 | 是 |
柴油 | |
發(fā)動機 |
船舶修理 | |
海洋鐵路大小 |